1. 首页 > 星座常识 > 文章页面

乾隆为何会被选定为皇位继承人(乾隆为什么会继位)

okx

币安 Binance,注册即可获得100 USDT的交易费用返还

全球交易量最高的加密资产交易平台,买比特币就上币安!

APP下载   官网注册
如果乾隆这两个儿子还在,皇位怎么也轮不到嘉庆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乾隆为何会被选定为皇位继承人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皇位继承人八字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忽必烈有9个儿子,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孙子乾隆为何会被选定为皇位继承人忽必烈有9个儿子,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孙子

因为蒙古元朝的继承权多数时候都在嫡系手中传承,只要嫡系有子孙,就轮不到庶出的上。关于皇位继承人,康熙与乾隆的烦恼正好相反,究竟谁更烦恼

忽必烈一共有12个儿子:

察必皇后生育四个嫡子,长子朵儿只、次子太子真金、三子秦王忙哥剌、四子北平王那木罕;

忽鲁黑臣哈敦生第五子忽里带;

朵儿别真哈敦生第六子云南王忽哥赤、第七子西平王奥鲁赤;

许慎真哈敦生第八子爱牙赤、第九子宁远王阔阔出;

不知名妃嫔生第十子忽都鲁帖木儿;

巴牙兀剔哈敦生第十一子镇南王脱欢;

南必哈敦生第十二子铁蔑赤。

12个皇子中,老大朵儿只早亡,老五忽里带、老十二铁蔑赤史书失载,老八爱牙赤有罪被流放大青岛,获得封爵的只有老二真金、老三忙哥剌、老四那木罕、老六忽哥赤、老七奥鲁赤、老九阔阔出、老十一脱欢七个人,但有继承权的只有三位嫡子,即真金、忙哥剌、那木罕。

忽必烈三个嫡子中,死的最早的是老三忙哥剌,他留下两个嫡子阿难答和按檀不花;随后死去的就是太子真金,真金有三个嫡子,分别是甘麻剌、答拉麻八剌、铁穆耳,老四那木罕死的最晚,但他没有儿子,死后所有的政治资源都被大侄子甘麻剌继承。

在忽必烈晚年,有继承权的只有甘麻剌、铁穆耳、阿难答、按檀不花四个嫡孙,答拉麻八剌也就是元武宗元仁宗的父亲早亡。

忽必烈临死前并没有确定继承人,但由于老二真金是太子,遗留下来的政治资源远远超过三弟忙哥剌,所以,甘麻剌和铁穆耳,比阿难答兄弟更有资格继位。

甘麻剌有祖父的宠爱和漠北的军队支持,但他长期远离中央,和老母亲太子妃阔阔真关系不够亲近,和朝廷忠臣也很疏离,因此在竞争汗位中,败给母弟铁穆耳,铁穆耳就是元成宗。

所以,忽必烈虽然没有指定继承人,但有嫡孙在,其他庶出皇子就没有出头之日,这是蒙古特有的政治形态,和中原王朝不同。

就是这样。

无论传儿子,还是传孙子,【元世祖忽必烈】都有不少麻烦。事实上,他有传位给儿子的正式举动,但没有传位给孙子的正式表态。不过,元朝的第2任皇帝【成宗铁穆尔】,即忽必烈的嫡孙,他的上台也是凭实力。

纵观元朝始终,皇位的继承始终不稳,皇室的争斗消耗不少国力,否则国祚绝不止于百年。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忽必烈建立的元朝,跻身中华帝国历代王朝谱。换言之,元朝不是把汉地并入蒙古,而是以蒙古并入汉地。

但是,元朝权贵又不甘心被汉族同化,不像清朝权贵那样,大量吸收先进的汉族文化。这种尴尬也表现在皇位继承制度上,元朝既没有承袭汉族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也没有采取蒙古传统的代表选举制(忽里台大会)。

反观清朝,或许吸取元朝的教训,这个皇位继承是有明确制度。清初的时候,新皇帝的上台,由八旗会议决定。后来,由皇帝在生前写下密诏确定,以避免诸子夺储、后继无人。

元朝就比较糟糕,一方面不弄忽里台大会推举继承人,破坏草原传统让很多蒙古人反感;另一方面没有稳定的皇位传承规则,导致皇族内部有实力的人都蠢蠢欲动。从1307年开始,到1333年为止,短短27年间,共有10人坐上皇帝宝座。

回到【成宗铁穆尔】这边,他的父亲是【真金皇太子】,由【忽必烈】根据汉族传统所立。上文也说到,在蒙古人眼里,连大汗都是推选出来的,哪里会有什么皇太子的存在。加上皇太子确立之后,汉人式的朋党又马上出现在朝廷,让忽必烈也是颇为头疼。

因此,真金皇太子病死之后,忽必烈就没有再立太子,不过依旧表现出对太子第3个嫡子的期望。这个幸运儿就是铁穆尔,他接受祖父授予的皇太子之印,并被派去北方监督军队。

这种暗示,仅仅是忽必烈向朝臣发出的1个信号,并非正式的立储宣告。但是,这对于铁穆尔登上帝位,却十分重要。忽必烈死后,铁穆尔受到【伯颜】力荐,后者是先帝的亲信兼顾命大臣。

这个伯颜不简单,长期代替忽必烈在北方同叛军作战,数度化解元朝的统治危机,令【窝阔台汗国海都】为首的草原军队止步不前。伯颜在朝廷上,不仅断然否决诸臣对铁穆尔的异议,还下令诸王宗亲、文武百官朝觐新皇帝。

可以看出,铁穆尔登上帝位,制度上给的红利是薄弱的,毕竟没有确定传承给他。他靠的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

1、嫡孙身份。这一点,大家容易理解,大老婆(皇后)生的子孙有优先继承权,中外的情况一致。当年,【成吉思汗】确定继承人,也是在4个嫡子当中挑选,以他如神的地位,忽里台大会只是过1个重要的形式。

2、皇太子之子。如果说嫡孙身份,减少一大半竞争者,那么皇太子之子的身份,就让他更容易获得汉地军民的支持。忽必烈生前对铁穆尔的重视,更是给他带上加持的光环,号召力大大增强。

3、伯颜的支持。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凭借伯颜的威望和实力,他轻松让朝廷的蒙古异己者折腰,强行否决召开忽里台大会的必要性,也强行确定汉式君臣的名分。

铁穆尔即位,但蒙古人并没有忘记大汗选举传统,其后皇位继承难免纷扰不断。在乱局之间,后世的元朝皇帝只有依靠“拳头”和“谋略”争天下。

最初蒙古人选大汗采用的是忽里台大会制度,也就是贵族圈内的民主选举。可是成吉思汗一统蒙古以后,这种制度就开始有点儿变味道了,尤其是成吉思汗在选择接班人时,就采取了指定的做法。

这么一来蒙古人的习俗就这么被破坏了,大家越来越不重视忽里台大会,反而对中原地区的嫡子继承制很感兴趣。

此后不光中原人看重嫡子继承制度,在蒙古也是一样,只有嫡子才有资格承袭老爹的所有家产。这也是为啥明朝取代元朝后,坚定不移地执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因。

你看成吉思汗,号称行走的播种机,走到哪儿孩子生到哪儿,他的儿子至少上百人。可是我们所熟知的,也就是那4个嫡子。分别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托雷。

忽必烈有9个儿子,但是这里面真正的嫡子只有2名,分别是老大朵儿只和老二真金。他们俩都是忽必烈的原配皇后弘吉剌·察必所生。

因此论继承权,肯定这两个儿子了。可惜老大朵儿只早逝,所以忽必烈称帝以后,便将老二真金立为太子。

按道理来说,真金会顺理成章登基。可惜的是元世祖忽必烈寿命太长,把这个太子给活活熬死了,那么接下来咋整呢?皇位继承权该给谁呢?

一、给嫡孙也不给庶子。

刚才说了,在蒙古人的世界里,嫡庶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庶子是没有资格继承大位的,哪怕是嫡子死光了,只要嫡子有后代,那也轮不到庶子来继承大统。

很显然虽然朵儿只和真金都早逝了,可是真金还有儿子活着!真金和他的正妻弘吉剌·伯蓝也怯赤一共生了3个儿子分别是:

长子甘麻剌、次子答剌麻八剌、三子元成宗铁穆耳。

这就是说,忽必烈的嫡孙还有3个活着,既然嫡系这边人丁兴旺,自然轮不到庶子来继承大位了。其他7个庶子只能干瞪眼,就算是这3个孩子的叔叔,也没有继承权。

即使忽必烈还有俩皇后,但都不足以取代原配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其他儿子姑且都可以当成庶出来看待。

二、为啥选择老三铁穆耳?

我们注意到,太子真金的三个儿子里,铁穆耳是年纪最小的一个,排行老三。结果忽必烈偏偏选了他做接班人,这是为啥呢?前面俩孙子都是摆设吗?

长子甘麻剌,是忽必烈的嫡长孙,按道理来说他作为接班人的概率最大。

但是很可惜,他和皇位失之交臂。年幼的甘麻剌,从小就离开了母亲,是他的奶奶弘吉剌·察必皇后养大的。所以甘麻剌和自己的母亲感情很一般,母亲更加疼爱另外两个孩子。

所以说大儿子甘麻剌很早就不得父母的疼爱,早早被爷爷忽必烈弄到北方镇守边境了。太子真金去世以后,甘麻剌又被调到云南镇守,此后又去了漠北。

总之没什么机会入朝。由此可见,因为受到儿媳妇的影响,忽必烈也不太愿意把大位传给自己的长孙甘麻剌。

次子答剌麻八剌早逝。

太子真金去世以后,忽必烈并没有打算让他的大孙子甘麻剌继位,反而打算让他的次孙答剌麻八剌成为接班人。

不过这个孩子在政治上的作为基本为零,甚至有史料记载他是个哑巴或者失聪,因此从能力上来说,他基本没什么机会继承大位。

最关键的是,在1292年,29岁的答剌麻八剌突然生病去世了!当时忽必烈还活着呢,所以皇位自然也轮不到他了。

三子铁穆耳,文治武功的合适人选。

铁穆耳深受其母阔阔真的喜爱,所以也是她极力支持成为大位接班人的对象。此外,忽必烈曾经派遣铁穆耳镇守蒙古汗国的故都哈剌和林。

这地方都是蒙古最为精锐的北方驻军,很显然忽必烈是希望铁穆耳能够在这里建立一定的威信,为他日后登基奠定基础。

同时,忽必烈还给铁穆耳派遣了开国四杰之一博尔术的孙子玉昔贴木儿给他打下手,这么一来铁穆耳身边的势力进一步得到扩大。最终铁穆耳成为了接班人。

三、铁穆耳要比朱允炆强得多。

为啥铁穆耳能守得住江山,同样是皇孙继位的朱允炆偏偏就不行呢?其实很简单,因为铁穆耳的能力的确很出众。

忽必烈去世以后,铁穆耳赶紧回到了漠南,组建了临时执政集团。这个时候他的大哥晋王甘麻剌正在镇守岭北,手握实权,是铁穆耳最大的威胁。

很显然,忽必烈没有给他那些庶出的儿子足够大的权力,否则肯定会冒出一两个朱棣这种类型的刺儿头。

不等晋王甘麻剌发难,铁穆耳这边已经派人去责问他究竟怎么想,晋王甘麻剌只好表示愿意俯首称臣,可是心里肯定不服气啊!

结果你猜怎么这?在他们的母亲阔阔真的建议下,兄弟俩比赛朗诵祖宗宝训,看谁读得通顺就让谁做大汗。

有这么做母亲的吗?天下人都知道晋王甘麻剌是个结巴,他怎么可能赢得了铁穆耳呢?最终铁穆耳获胜,成为了大汗。

总结:铁穆耳干的还是不错的。

元成宗铁穆耳在位期间,停止了四处征战,选择休养生息。同时减免了不少地区的赋税。对于先辈们册封的地方王爷们,铁穆耳也没有像朱允炆那样一杆子打死,而是采取逐步限制对方势力的办法,慢慢削弱他们的力量。

西北发生叛乱以后,铁穆耳也毫不手软,派人平定了海都、笃哇等王爷的叛乱。由于他的表现非常突出,稳住了元朝大局,所以其他四大汗国都宣布承认铁穆耳是成吉思汗大位的合法继承人,也是大蒙古国真正的大汗。

不过可惜的是,这位老兄没有儿子。皇帝没儿子,绝对是一件足以撼天动地的事情,这为后来元朝动荡的传位局面,埋下了伏笔。

参考资料:《元史》

这是蒙古人的特有的继承制度造成的。在蒙古的汗位的继承中,受到三种因素的制约:

第一种是忽里台。

忽里台是蒙古语,意思是聚会。汉文音译“大朝会”。实质上是蒙古部落议事会制度,凡对外发动战争等大事,一定要召开会议,做出决定。蒙古大汗的继立,必须经忽里台推戴后才具有合法性。

元朝建立后,新皇帝即位时,仍然要召开忽里台,主要的参加者有宗王驸马、文武大臣等。例如在元成宗铁穆耳继位时,亲自去上都参加忽里台大会。

不过此时的忽里台更多的是一种形式,在会上新皇帝要做的只有宣读祖训大法,颁发赏赐。

第二种是嫡长子继承制。

虽然在12世纪的草原上,长子继承权已得到习惯上的承认,但是执行的并不严格。如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并没有继承汗位,成吉思汗将汗位传给了三子窝阔台;

窝阔台不喜欢长子贵由,欲立三子阔出为汗,阔出战死后,窝阔台又欲立阔出的长子失烈门为继承人。窝阔台长子贵由能继承汗位全凭窝阔台皇后乃马真的帮助。

占领中原以后,忽必烈并没有明确嫡长子继承。

第三种是幼子继承父业传统。

在12世纪的蒙古人中,有一个风俗,即长室中的幼子应成为其父的继承人。父亲的斡耳朵、家室等财产由幼子继承。

斡耳朵,是“宫帐”“宫廷”的意思。蒙、元时期,皇帝、皇后斡耳朵各有资产、私属人户,死后由亲族继承。例如,成吉思汗有四大斡耳朵,后由拖雷及其后裔晋王一系继承。

在成吉思汗去世后,幼子拖雷监国两年。因为术赤已经去世,老二察合台支持窝阔台,拖雷感觉力量单薄,只有采取暂时退让办法,支持窝阔台。最终,窝阔台登上汗位。

史料对拖雷的死因记载不清楚,有可能是窝阔台汗为了消除隐患,将拖雷毒死了。

蒙、元所谓皇位继承受到以上三种因素的影响,忽必烈将皇位传给孙子亦不例外。

忽必烈有四个嫡子:

除了长子早夭外,其他三个都是忽必烈考察和选择储君的对象。

忙哥刺,1272年被封为安西王,次年,进封秦王。地位尊崇。1278年冬,忙哥刺去世。据说他因为想夺权被忽必烈处死。

那木罕,封为北平王,出镇漠北。

真金于1273年被册封为皇太子,1285年,江南行台御史上封事写了一道奏章,建议忽必烈应该禅位给太子。奏章到了中央御史台,被压下了。有人偷偷地将这件事汇报给了忽必烈,忽必烈下令彻查。虽然最后不了了之,但是真金太子被这件事吓死了。

真金死后,忽必烈要选择新的储君。当时嫡子中那木罕还健在。真金太子有三子甘麻刺、答刺麻八刺和铁穆耳。

那木罕为什么被淘汰了呢?

因为他身上有两个致命的缺点:

在四位嫡子均已经去世的情况下,储君只能在真金的后人里选择了。1293年年忽必烈封铁穆耳为皇太孙,镇守漠北。

1294年,忽必烈驾崩,虽然铁穆耳握有皇太子印,但是他的大哥甘麻刺实力也很强。甘麻刺统领拖雷留下的四大斡耳朵,镇守蒙古。兄弟二人的实力不分伯仲。最终,铁穆耳胜出。

铁穆耳所以能成功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个,当妈的偏心,喜欢小儿子。

阔阔真是忽必烈钦定的太子妃,深受忽必烈的喜爱,她站在幼子一边,是铁穆耳成功的重要因素。

第二,顾命大臣和东宫旧臣的支持。

1294年,忽必烈弥留之际,令枢密院知事玉昔帖木儿、伯颜和不忽木三人为顾命大臣。当时三人号称受忽必烈遗命,他们的向背左右继承人的归属。

在上都举行的忽里台大会上,玉昔帖木儿和伯颜利用自己的威望,对其他人软硬兼施,逼他们承认铁穆耳为新帝。

真金的东宫旧臣更是没有怨言,大力支持铁穆耳。

第三,铁穆耳自己有本事,比他的兄长要强。

铁穆耳在东征乃颜和镇守漠北期间,表现出的军事指挥能力,得到了蒙古贵族的认可;他大哥甘麻刺的表现比不上弟弟,在漠北前线的表现令人失望,忽必烈不得不把他调离。

孙子铁穆耳得到了两大将的支持,最后登基为帝,是为元成宗;

元世祖忽必烈年老之后,本打算传位给太子真金,不料真金竟然比他先死,真的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了,而真金之死跟忽必烈有很大的关系。之前真金就很不爽忽必烈所重用的阿合马等亲信,于是受到一批汉人儒臣的拥护,但是对忽必烈则唯唯诺诺,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朝政大权始终掌握忽必烈本人手中。

前面提了一下关于权臣阿合马的事情,阿合马死后,其党羽余有不甘,想要卷土重来,突破口就是皇太子真金。就在此时,一个汉人上疏说道:“陛下年事已高,希望尽早退位,不要有垂帘听政的事情发生。”忽必烈此人戎马半生,权力欲极重,怎么可能会听从这些话语。此人的上疏典型就是找死,说白了就是给真金太子找茬的。而真金得知此事后深为恐惧。御史台也明白其中的利害,就将大臣的奏章暗中压了下来。阿合马余党探知此事,决计发难,准备向元世祖揭发。

拥护太子的右丞相安童知道此事已瞒不下去,干脆抢先向忽必烈陈述事情本末,指出阿合马余党欲借机陷害太子。忽必烈听到有人居然要他提前让位给太子,勃然大怒,厉声责问道:“你们就没罪吗?”安童带头认罪,但同时向皇上指出,阿合马的党羽此举目的是要危及太子,搞乱天下。经过劝说,忽必烈才怒气稍解。阿合马的余党虽然没有成功,并受到严惩,太子真金也给吓得心惊肉跳,忧郁成病,不久撒手归天,年仅43岁。

真金死时,忽必烈已年逾古稀,接班人只能在真金的儿子中选。真金与其妻阔阔真共生三子,长子晋王甘麻剌,次子答剌麻不剌,三子铁穆耳。阔阔真偏爱小儿子,怂恿大臣劝说皇上立铁穆耳为皇储。为使铁穆耳积聚掌权的资本,就先遣他出镇北边,争取军功,并委派重臣玉昔帖木儿辅行。

玉昔帖木儿是成吉思汗的四杰之一博尔术的孙子,曾屡立战功,深受忽必烈重用。他在受命之际,劝忽必烈把真金的旧玺授予铁穆耳,以正名分,为以后登基抢占先机。阔阔真又搞到一块秦朝时期流传下来的传国玉玺,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交给铁穆耳,以为“受命之符”。

1294年,元世祖忽必烈去世,享年79岁。宗室诸王会集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议立新君。宗王大臣讨论了三个多月,仍难拍板。当时,唯一能与铁穆耳分庭抗礼的是他的大哥晋王甘麻刺。甘麻剌也曾出镇岭北,统领成吉思汗的四大宫帐和北方诸军,管辖蒙古本土,拥有相当大的势力。支持甘麻剌的宗王认为长孙继承帝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铁穆耳一派坚持先帝爷爷留下了遗言,这遗诏是绝对不可更改的,关键是铁穆耳得到了当年参与灭南宋大将伯颜和玉昔帖木儿两个重臣的支持。眼看双方争执不下,伯颜也不客气了,直接拔出宝剑,立于大殿上,说立铁穆耳乃是先帝所命令的,哪个敢质疑的我就送谁去见先帝。这气势跟两百多年以前的述律太后废长立幼有的一拼,眼看伯颜这么玩了,其他大臣一看算了铁穆耳就铁穆耳吧,反正也不会是自己,于是三呼万岁。

此时玉昔帖木儿则向大哥甘麻刺施加压力说:“先帝去世已经三个多月了,皇位空虚,迟则生变,你作为兄长,有何态度?甘麻剌也不傻,看伯颜那吃人的样子,知道如果不表态就得去陪伴先帝了,只得无可奈何地表态:“给铁穆耳当皇帝吧,我外放给你守护草原。”于是在群臣的劝进下,铁穆耳终于当上了皇帝,是为元成宗。

元成宗继承祖宗创下的偌大家业,史书上称他“垂拱而治,善于守成”。实际上也就是坐吃前人的遗产,混混日子的一类。元成宗即位五年,还不知六部官员名字是谁。在元成宗一朝,政府机构庞杂,贪官污吏横行。元成宗晚年多病,更是不管国家政事,皇后卜鲁罕和中书右丞相哈剌哈孙各自拉帮结派,元成宗一死,两大政治势力又为夺取帝位展开了一场血腥的争斗。

乾隆为何会被选定为皇位继承人

乾隆,姓爱新觉罗,名弘历,是清王朝定鼎中原后的第四位皇帝。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待机时间最长的皇帝。

乾隆出生地、生母、身世、被内定为皇位继承人等,都是后世争议、研究的话题。

不管如何争议,历史就是历史,乾隆最终登基为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康乾盛世。

乾隆的登基是历史选择的结果,那么,他是如何被选定为皇位继承人的?他成为皇储到底是不是康熙隔代内定的?

1.康熙的青睐让他赢在了起跑线上

在康熙众多的孙子中,弘历本来是极不起眼的一个。他于康熙五十年(1711)诞生于北京城内的雍亲王府。乾隆的母亲是普通格格钮祜禄氏,但这个钮祜禄氏并不是贵族。

清代"钮祜禄氏"被列为"八大家",是最有名的姓氏之一。这个姓氏名臣辈出,也出过许多后妃。但"八大家"之中的"钮祜禄氏",确切地说,是指开国元勋额亦都一支。而乾隆的母亲的先祖这一支,只是额亦都的一个表亲,叫额亦腾。这一支从开国以来就籍籍无名,没出过什么大人物,到了乾隆母亲的祖父一代,甚至沦落成了一介白丁。

乾隆的外祖父凌柱,最高官职也不过是"四品典仪",就是王府中举行各种典礼时喊口号的官,是一个荣誉性的闲职,一般是封赠给后妃家里人的。

康熙六十一年,也是康熙生命里最后的一个春天,圆明园牡丹台中的牡丹开得非常娇艳,四阿哥邀请康熙来圆明园赏牡丹。

机会难得,四阿哥想让孙子见见爷爷,就带着弘历和弘昼来给康熙请安,这一年弘历十二岁。

弘昼第一次得见天颜,显得比较畏缩紧张。在他的对比下,一旁的弘历就相对镇定得多,他不慌不忙,举止得体,让康熙看了十分中意,加上考察功课,发现弘历都对答如流,让康熙十分满意。

弘历用自己出色的表现赢得了爷爷康熙的青睐,在九十几个孙子中脱颖而出,迈出了登上皇位的一小步。

2.命相贵不可言

据说,弘历的聪明伶俐给康熙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康熙觉得弘历有乃祖之风,将来必有一番作为。

几天之后,康熙派太监来索要弘历的八字,请人根据八字推命。

八字推命即是以一个人出生时间的年月日时,来推断人生发展的结果。

在今天来看,八字推命纯属迷信。可是,在过去,这种迷信往往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改变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乾隆的八字即是如此。

1929年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首批公布的内阁大库档案中,有乾隆生辰八字及批语。内容如下:

乾隆八字:

辛卯(康熙五十年)

丁酉(八月)

庚午(十三日)

丙子(子时)。

批语:庚金生于仲秋,阳刃之格,金遇旺乡,重重带劫,用火为奇最美,时干透煞,乃为火焰金秋,铸作剑锋之器。格局清奇,生成富贵福禄天然。地支子、午、卯、酉,身居沐浴,最喜逢冲,又美伤官,驾煞反成大格。

这个批语是算命先生写的,中国古代的命相之理,有一套固定的推算方法。

按命相理论,乾隆八字,天干庚辛丙丁,火炼秋金,是天赋甚厚的强势命造,术语称为"身旺";地支子午卯酉,局全四正,男命得之,为驷马乘风,主大富贵。

也许正是这与众不同的八字让康熙做出了将弘历养育宫中的决定。在弘历之前,近百个孙子中,只有太子长子弘皙曾经被康熙“养育宫中”。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和弘历呆在避暑山庄,祖孙俩人形影不离。

康熙批奏章的时候,弘历就在旁边写字磨墨,康熙有时会起身走到弘历身后教他写字,即使讨论国家大事时,康熙也让弘历旁听。

由于弘历乖巧好学,康熙十分宠爱他。后来,乾隆写下《晴碧亭忆旧》回忆这段时光。弘历在骑射方面也有很不错的天分,在《避暑山庄纪恩堂记》中,提到弘历箭术很是了得,康熙非常欣慰嘉奖给他了一个黄马褂。

一次,康熙带着弘历出门打猎,在猎场中康熙用火枪打中了一只灰熊,熊倒在了地上,一动不动,康熙以为熊已经死了,为了锻炼弘历的胆识,命他上前去补射一箭。

弘历听命,骑马走进,突然灰熊爬了起来,吼叫着朝弘历扑来,众人看到这惊险的场景,吓得面如死灰,都以为弘历定要葬身在熊爪之下了。还好康熙反应机敏,拿起旁边的火枪,一连打了三枪,灰熊应声倒地,抽搐了几下,算是彻底死绝了。

康熙被吓出一声冷汗,觉得弘历如此命大,将来定是大富大贵之人。几天之后,康熙召见了弘历的母亲钮祜禄氏,见后,康熙说钮祜禄氏也是一位富贵之人。

雍正登基后,秘密建储,将弘历立为皇储,虽然其中有弘历本人出众的原因,更重要的,康熙的喜爱也是弘历立储的另一大砝码。

3.没有对手的竞赛

雍正一共有十个儿子,可惜大部分都早夭,存活下来的仅有弘历、弘昼、弘曕三个儿子。

从年龄上来说,弘历虽然与弘昼同岁,但弘历月份大些。而此时弘曕还比较年幼。

弘历自小养在宫中,得康熙亲自教养,眼见学识出类拔萃。

相比较而言,弘昼就逊色很多。弘昼是史上著名的“荒唐王爷”,喜好办丧事,吃祭品,又傲慢任性,在地位、才智和能力上均不足以和弘历争逐帝位。

此外,弘昼是耿氏所生,耿氏乃管领耿德金之女,耿德金虽贵为朝中重臣,但与钮祜禄氏家族的满洲血统相比,耿氏的汉族血统或许也是稍有劣势。

这样算下来,弘历的竞争优势直接碾压了弘昼、弘曕,弘历成为皇位继承人的最佳人选。

弘历登基后,改年号为乾隆,开创了康乾盛世。在康熙和雍正年间,两位皇帝在稳定清朝统治的基础上,在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极大的作为,弘历登基后,进一步完善了国家治理措施,使清朝的繁荣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状态。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嘉庆皇帝如此的平庸 乾隆为什么会选择他作为继承人
icon

OKX欧易APP,比特币,以太坊交易所

全球顶尖交易所,注册即领最高¥1000元数字盲盒

APP下载   官网注册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